《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三校联盟 共建新农村建设学院

   期次:第619期      


  本报讯(记者 钟叶玲 车制钰)5月27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在我校狮子山校区七教A区六楼会议室举行“校校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有: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校长汪明义、校党委副书记王万民,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校长余曙光,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洪辉、校长庹先国,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在伟、南充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斌、南充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黎明,以及三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约仪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张海东主持。
  汪明义介绍了建立“校校战略联盟”的背景和意义。他说,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受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教育理念的启发,产生了校校联盟的构想。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无论是高校间还是高校与地方间,均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精准扶贫将是一个长期的伟大的实践,需要将其教育化制度化,这是高校的责任。当今时代,晏阳初先生百余年前提出的中国农村存在“四大顽症——愚、弱、贫、私”现在依然存在,即将成立的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将积极开展“四大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治“私”,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力,以卫生健康教育治“弱”,提高农民体质和健康力,以产业技能培训治“贫”,发展农村生产力,以文学艺术教育治“愚”,增强农民智识力。汪明义指出,三校联盟合作将是全方位的,包括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共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深化合作的基础上,联盟将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提供地方所需,推动地方发展,惠及更多学生,惠及更多贫困地区。
  李在伟介绍了南充以及即将成立的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所在地仪陇县的概况。他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充市脱贫攻坚,南充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在仪陇县建立全省第一个新农村建设学院,积极助推革命老区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南充市将积极对接三所高校,共同拟定详细方案,细化工作清单,充分发挥学院扶贫开发功能,努力做到平民教育与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有机结合,实现将平民教育理念转换为扶贫开发的实践成果。
  刘毅指出,开展三校联盟,创建新农村建设学院,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通过三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促进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而更精准、更有效、更深入地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之间的关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将利用三校联盟平台做好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工作。
  希望三校合作越来越密切,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上互相扶持、互相促进。
  王洪辉强调,三校合作建立新农村建设学院是为全省脱贫攻坚做贡献以及深化校际合作发展的一项新探索。希望在三所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拓宽合作内容,不断拓展合作形式,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未来,四川理工学院将依托好新农村建设学院这个重要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更优质的服务。
  丁任重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对战略协议的签订表示祝贺。他谈到,5月 27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标志着四川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开启了新的征程。当前,四川在脱贫攻坚中集全省力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也受到了中央的肯定。高校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肩负好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三所高校签订校校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创建新农村建设学院,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指明的方向,也符合四川的实际,同时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为精准扶贫做贡献的重要举措。三校紧密合作以南充仪陇县为起点,将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为我省的脱贫攻坚持续贡献力量。希望三校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优势互通、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谋求未来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预祝三校联盟越办越好。
  汪明义、余曙光、庹先国代表三校签署“校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教育导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中国网、四川科教频道等媒体对此作了宣传报道。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292次访问,全刊已有5553579次访问